开分9.6的纪实访谈系列片《谈论,大声点》,迎来了第三位嘉宾:乒乓球世界冠军、奥运四金得主——邓亚萍。
作为今年最敢说的国产纪实访谈系列片,《谈论,大声点》自上线以来,便凭借真诚而犀利的表达,霸榜腾讯视频纪录片社会榜第一名。
第一集苏敏的离婚故事,引发了大众对女性困境的讨论;第二集李静,讲述了很多人在遭遇、却所知甚少的更年期。第三集,是邓亚萍。
《谈论,大声点》回顾了她走上巅峰的来路:曾被质疑“太矮”、差点无缘国家队;也在离开奥运场后,面对应如何“正确”开启人生下半场这个问题许久徘徊。
今年,如何当一个“正确”的奥运冠军,如何在退役后满足大家的各种意见——这些问题,被反复讨论。
许多人提到邓亚萍,只知道她是乒乓球体育史上的名人,曾占据国际乒联的世界女子排行榜首位8年之久。
在《谈论,大声点》里,邓亚萍回忆自己13岁那年,赢得了全国冠军。但没有人夸赞她,迎来的反而是一些教练的质疑。
即使是被国家队“退货”,邓亚萍也没有放弃努力。因为她已经为运动员这条路付出了太多,没有回头路了。
“时间这个事儿是公平的,你8小时在学习,我8小时在训练,我也要吃饭,我也要睡觉,你也一样。别人已经是初三了,我们可能得从小学重新学,你觉得回得去吗?”
为了应对超负荷训练,她的脚上长出了一圈又一圈的骨刺。不想耽误训练,每次上场前她就把脚跺麻——“跺麻就不痛了。”
“我就站在一个悬崖边上,我赢球了我就站在那儿,我要输球了就掉下去了,就没有任何希望。 ”
“社会对于运动员是有一种偏见的,就认为运动员是头脑简单,四肢发达,觉得我们除了能会打球以外,基本上做不了别的事情。”
对于这样的评价,邓亚萍说,“打到最后是智力的必拼。关键的时候你是进攻还是防守,你要在瞬间做这个决策,没有办法去跟别人商量。”
邓亚萍51岁,几十年里,她一直在舆论场里,用自己坚定的每一步,回应人们对她的凝视。
她一次次突破大家的认知。先是成为了世界冠军,再是成为了唯一一位拿过四枚金牌、同时取得了博士学位的运动员。
由三联生活实验室自制的纪实访谈系列片《谈论,大声点》,从12月4日开始,每周三更新一集,今天已经到第三集了。
你也可以在三联生活周刊的微博和抖音,三联生活实验室的小红书、bilibili和视频号观看《谈论,大声点》的常时版及花絮。